眼下,制造業數字化、服務業數字化、農業數字化均在穩步推進。我國通過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鼓勵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的應用與拓展,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,提升了產業發展效率。
國務院近日以“加快發展數字經濟,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”為主題,進行第三次專題學習。會議指出,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、海量數據資源、豐富應用場景等多重優勢,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空間,要統籌發展和安全,發揮優勢、乘勢而上,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,推動數字經濟發展不斷取得新突破。
目前,我國數字經濟創新能力快速提升,人工智能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區塊鏈、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躋身全球第一梯隊,5G技術全面領先,高性能計算保持優勢。2022年,我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達50.2萬億元,占GDP比重提升至41.5%,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。數字經濟正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、重塑全球經濟結構、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。行業領軍企業正在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,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,推動產業升級和轉型。
以物聯網和大數據為例,這些技術的應用將實現智能制造和智能物流,提高生產效率和供應鏈管理效果。同時,數字技術還可以應用于產品設計、市場營銷和客戶服務等環節,提供更個性化和優質的產品與服務。數據顯示,2022年全國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、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增長至58.6%和77.0%,同比分別提升3.3個和2.3個百分點。眼下,制造業數字化、服務業數字化、農業數字化均在穩步推進。我國通過實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鼓勵新技術、新模式、新業態的應用與拓展,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,提升產業發展效率。
與此同時,數據安全形勢復雜嚴峻,因此推動數字經濟安全發展需多方合力,協同推進全產業鏈深度融合、共創共享。安全與發展并非對立的關系,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新的安全問題,但不發展、發展慢會導致更大的不安全。應始終把發展擺在首位,通過發展解決安全問題,而不能泛泛地將兩者的關系抽象化、簡單化和對立化。要堅持促進發展和監管規范兩手抓,秉持包容審慎的監管態度,提高常態化監管水平特別是增強監管的可預期性,健全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,不斷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體系。以人工智能為例,2023年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發之年,今年5月份公布的《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》明確提出,國家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、促進創新和依法治理相結合的原則,采取有效措施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,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。
還應推進區域協同發展,實現數字經濟統籌和綜合發展。在數字經濟的賽道上,區域協同發展、促進經濟共同發展至關重要。對此,要加強區域間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,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整體水平,縮小城鄉、東中西部之間的數字基建差距,發揮數字基礎設施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。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,提供高速寬帶網絡和數據中心等設施,推動跨區域數據流動和共享,促進數據資源整合與利用。還應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,促進數字公共服務普惠化,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,規范互聯網診療和互聯網醫院發展,推進數字社會治理精準化,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。要發揮先進技術對于生產力提升、價值鏈躍升的重要作用,充分發揮數據這一關鍵生產要素的價值,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,真正發揮我國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。
閩公網安備 35040302610065號
版權所有:三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:云創集成